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2017年 “农业八大主推技术”

    信息发布者:钟金桃
    2017-03-24 16:48:58    来源:冀州区农牧局   转载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为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依靠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心工作,按照农牧局领导指示,针对全区农业技术需求,组织筛选了2017年 “农业八大主推技术”,作为全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工作,作为农民选择使用的重要依据,在适宜区域进行推广应用。敬请科室积极宣传,搞好示范,全力做好服务,促进技术进村入户、落地生根。

                   冬小麦节水节肥标准化关键技术 

        一、节水品种的特点及选择

        1.小麦节水品种的特点。小麦节水品种指在水分供应不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时,仍能取得较高籽粒产量的小麦品种。

        2.小麦节水品种的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的品种,具有节水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优质特性兼顾的中早熟半冬性或冬性小麦品种。

        二、节水标准化播种技术

        1.高质量整地

    (1)秸秆还田。

    (2)足墒播种。

    (3)施足底肥。

    (4)精细整地。

        2.精细播种

    (1)药剂拌种。

    (2)播期播量。播种期为10月7日至20日。

    (3)播种形式。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2~15厘米。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3~5厘米。

    (5)播后镇压。

    (6)筑造小畦。采用小畦灌溉可以有效的节约灌水量。

        三、节水标准化田间管理技术

        1.冬前及冬季管理

    (1)查苗补种。

    (2)杂草秋治。

    (3)冬前灌水。冻水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开始,每亩灌水量40~50 方。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

    (4)冬前及冬季禁止麦田放牧。

        2.春季田间管理

    (1)早春管理。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及时镇压提墒,锄划增温。

    (2)浇水追肥。一般在拔节初期浇灌(4月上旬),较干旱或苗弱田适当提前到起身中后期(3月中下旬),亩浇水量50方;早春特别干旱年份可提前到起身初期浇一次保命水。随浇水每亩追施纯氮 7~9 公斤。欠水年或600公斤的高产地块在抽穗扬花期浇第二水,亩浇水量30~50方。追施纯氮2~3公斤。

    (3)化控防倒。对于旺长麦田和株高偏高的品种,在起身期前后喷施化控药剂,可与喷施除草剂结合进行。

    (4)春季病虫草害防治。在返青期至拔节期,重点防控麦田草害和小麦纹枯等病害以及红蜘蛛等。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重点进行吸浆虫防治,4月中下旬进行蛹期撒毒土防治,小麦齐穗期进行成虫羽化期防治;扬花期遇雨,及时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和为害。在灌浆期,重点实施“一喷三防”技术,开花后10天左右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合理混配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 克,尿素300~450克,达到防治病虫,防早衰,抵御干热风的三重效果。

        3.适时收获。完熟初期及时用能将麦秸粉碎.抛匀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 厘米。(责任科室:技术站、执法科)

     

            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

            一、技术、经济指标。

        在地下水超采区,实施免耕、少耕和农作物秸秆及根茬粉碎覆盖还田,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复式作业,。  

        二、技术要点。

    1、秸秆覆盖。玉米收获后,整秸秆覆盖或秸秆粉碎抛撒均匀覆盖;如果采用青贮收获,可留茬覆盖。2、播种期。在大量玉米秸秆覆盖地,可采用少耕或免耕方式播种;如果在青贮玉米地,应采用免耕播种方式。3、田间管理期。根据当地生产实际,进行间苗、追肥、病虫害草防治等。为了打破犁底层、减少土壤板结、蓄纳雨水,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可进行深松。采用节水方式进行灌溉。4、收获期。可在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粉碎后的秸秆应抛撒均匀。5、推荐技术模式。秋季玉米收获后,根茬或秸秆覆盖条件下,少耕播种小麦。(责任科室:农机管理站)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技术要点

       

        一、精准施肥。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制定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推广节肥高效施肥技术,减少盲目施肥。

    二、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加快推广新型肥料。按照减氮、调磷、增钾、补中、配微的原则,平衡各种养分比例,提高肥料增产效果。

    三、优化化肥产品结构。鼓励引导生产提供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优质、高效、环境友好型肥料,减少化肥。

    四、改进施肥方式。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节肥增效,降低肥料施用成本。

    五、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用有机肥补充、替代部分化肥。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化肥养分投入。(责任科室:土肥站)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使用技术要点

      

        一、做好病虫害监测。根据病虫的发生特点、天气状况并结合历史资料的分析,确定该病虫的发生趋势,防治的适期(这时期用药,用药少,效果好)

       二、统防统治。使用绿色高效的农药,进行,对症下药,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三、推广高效的植保机械。如:自走式大型植保机械、植保飞机,加速淘汰“跑、冒、滴、漏”的落伍的人工背负式的植保药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责任科室:植保站)

     

    玉米多元化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一、技术、经济指标

    粒用玉米亩产650-800公斤,饲用玉米亩产3500-5000公斤。  

    二、技术要点

    (一)粒用玉米生产

    1.优良品种选用。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的丰产性能好、抗倒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紧凑耐密型中熟、中早熟品种。

    2.适期播种。春播玉米时间掌握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玉米采用贴茬方式播种,“当天收麦当天播”、“上午收麦下午播”。力争在6月20号播完。

    3.精细播种技术。做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确保玉米密度和整齐度。使用经过粒径严格分级的种子。使用单粒精量播种机播种,特别防止漏播和缺苗断垄。播种深度3~5厘米。麦茬玉米播种后如墒情不足应立即浇蒙头水。

    4.合理密植。紧凑耐密型品种一般掌握在4000~5000株/亩,采用60厘米等行距方式种植。

    5.苗后除草。没有前茬覆盖的春播玉米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封闭除草。麦茬直播玉米可在玉米3~5叶期采用苗后除草方式。在进行化学除草时,要特别注意除草剂剂型、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的正确选择,避免发生除草剂药害。

    6.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春玉米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施肥策略,播前整地时将全部有机肥(2~4方)、磷肥和钾肥以及50%的氮肥施入,剩余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夏玉米采用种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施肥策略,播种时每亩施氮5~6公斤、磷8~9公斤、钾15~18公斤、锌1.8~2.0公斤;随播种施入土壤,种子行与肥料行间隔5厘米以上。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纯氮10~12公斤/亩。

    7.防治病虫害。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蓟马、金针虫、棉铃虫、粘虫等虫害以及粗缩病、苗枯病等病害。穗期要重点防治玉米螟、粘虫等虫害以及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后期重点防治玉米螟、蚜虫等虫害以及青枯病、穗腐病、粒腐病等病害。

    8.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机和喷杆式喷药机进行中耕追肥机械化和配撒农药作业。在玉米晚收前提下,采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秸秆放铺等多项作业。

    9.适期晚收。一般可控制在10月1号以后收获。大力推广夏播区机械化收获作业,为实施夏玉米适期晚收提供保障。

    (二)饲用玉米生产

    1.选用适宜品种。选用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抗倒能力强的马齿型品种,或选用植株较矮、适宜密植的品种,亩青秸秆产量应达到3000~5000公斤。

    2.合理安排播期。根据青贮饲料营养要求可进行春播或夏播。要求在霜冻前青贮玉米长至乳熟末期即可。

    3.合理增密技术。为了获得较多生物产量,在提早播种的同时,种植密度可以比普通粒用玉米增加20%~50%,高的可达每亩10000株。

    4.科学施肥技术。以有机肥、磷钾肥作底肥,以速效氮肥作追肥。在播前整地或播种时以及大喇叭口期及时追施氮肥并浇水。施肥技术同粒用玉米生产。

    5.刈割技术。乳熟末期采用机械收获,割茬高度为10厘米左右。整秸连同果穗一起切碎后进行厌氧发酵。

    6.其他技术同粒用玉米生产。

    (三)鲜食玉米生产

    1.订单生产。种植鲜食玉米时一定要与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并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面积以及品种标准安排生产。

    2.选用优质品种。根据市场信息选用穗型适宜、鲜穗产量高.果皮薄、糯性好或含糖量高、口感好的品种。

    3.错期播种技术。大面积种植时一定要错期播种和分期收获,避免大面积同时收获而出现劳动力紧张以及因采收不及时而造成的商品品级下降等问题。

    4.田间隔离技术。一是采用空间隔离,即连片种植的鲜食玉米周围400米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甜糯玉米之间也不能混种,要分片种植。二是时间隔离,即鲜食玉米与其他品种类型的玉米间隔种植期不少于20~25天。

    5.鲜穗采收技术。适收期为授粉后20~25天。采收时间一般在清早或傍晚,做到当天采当天加工或销售;如需远距离销售,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鲜措施。采收时适当带几片苞叶,剪去花丝,采收的鲜果穗基部修理整齐,保留长度5厘米。(责任科室:技术站、生产办)

     

    天鹰椒绿色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苗及苗床管理

    小拱棚苗畦的整畦耕翻应在2月下旬就开始进行,畦宽1.2~1.5米、长7~8米,亩育苗面积10平方米左右,选择背风向阳,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地块为好,施入适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及适量的优质硫酸钾型复合肥,注意不要施用尿素作底肥,耕翻要细致,无坷垃,踩一遍蹚平后,大水浇透,尔后用竹片拱起盖膜封闭升温。在拱棚用膜的选用无滴膜,改善苗床的光照环境,培育壮苗。

    播种时间以3月5~15日为宜,要求苗床10厘米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上。苗期的病害主要为猝倒病和立枯病,对此可用杀毒矾或百菌清,掺入苗床土中或叶面喷施;苗期的主要害虫为蝼蛄和蛴螬,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

    幼苗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出齐苗后当苗床温度达到30~35℃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方法是先在拱棚一头放小口,逐步加大,不可猛然大口放风,以防闪苗。出苗期间和秧苗幼小时尽量不浇水,要浇水也要浇小水。要及时拔除苗床各类杂草。到4月中下旬当外界温度与棚内温度相差不大时,应逐步揭去棚膜,使幼苗适应露地环境,以备移栽。

    二、天鹰椒的移栽及苗期管理

    移栽或播种前7—10天造墒、整地,亩施厩肥或堆肥不应少于5立方米,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一般亩需施用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2公斤、尿素底施10—15公斤,剩余的25—30公斤尿素做追肥施用。

    因天鹰椒根量少、入土浅,整地时尽量深耕,以利根系发育,获得高产。

    整好地后及时起垄铺膜,垄高10厘米左右,垄宽50厘米,垄间距30厘米,垄上土壤镗平或整成弧形,选7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当晚霜过后,裸地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栽苗。定植时先按行株距打孔,孔深7-8厘米,垄上栽两行,行距30-35厘米、株距6-8厘米。将苗放入定植穴内,穴内浇水,水渗完后埋土,将穴口用土封严,并压住地膜。栽苗深度以不埋没子叶节为度。移栽前两天在苗床上喷一遍多菌灵与吡虫啉混合液。可根据天气状况及苗情浇缓苗水。

    缓苗后生产上要采取“促”的管理措施,提供适宜的水分、氧气等土壤条件,促进其缓苗,缩短缓苗期。对垄间深锄2—3次,促进根系下扎。

        三、天鹰椒的直播

    天鹰椒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当地晚霜前7-10天,播在霜前,出在霜后。播种时当地10厘米最低地温稳定通过12℃。一般在4月10—15日。

    播种天鹰椒种子要求有良好的土壤墒情,特别是口墒(指5厘米内表土层的墒情)要充足,因此造墒不可过早,一般在播前7-10天造墒整地。

    天鹰椒种子小,顶土能力差,整地要细,无明暗坷垃,镇压要实。

    天鹰椒播种平均行距30厘米,播种深度0.5厘米左右,不可过深,播后适当镇压并盖地膜保墒增温。播完后注意壅土压膜,严防大风揭膜。

    秧苗出土后,从第一片真叶长出即可选无风的晴天放苗,一般4-5厘米一穴。放苗时间选下午进行,放苗时将地膜扎个洞,将苗引出后用土把地膜上的放苗口埋严。及时间苗, 4-5片真叶定苗,苗距6-8厘米左右。

    四、间作种植

    移栽完成或直播苗出苗后,可按行比4:1或6:1点种玉米等高杆或高秧作物。玉米种植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玉米株距50cm,亩留苗600~800株。

    五、适时打顶

    在6月上中旬,当天鹰椒长到 14片叶子时,适时打顶,打顶后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六、田间水肥管理

    封垄前7-10天浇一次水,封垄后10-15天浇一水;浇水的原则是“浇旱头,不浇旱尾”,经常保持耕层土壤有适宜的含水量,每次灌水量宜小。夏季浇水宜在早晚进行。雨季不可在雨前2-3天浇水。果实成熟期,适当减少水量及次数。

    天鹰椒花果期是其一生中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将氮肥、钾肥三分之一底施、三分之二追施(钾肥也可一次性底施)。氮肥在打顶后少量追施,亩施尿素5-6公斤,剩余的在盛花期过后全部施入。

    七、天鹰椒主要病害防治

    炭疽病     

    选用辣度高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培育壮苗。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半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在6-8月,每7-10天选用嘧菌酯、可杀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每次2-3种药剂轮换使用。喷药时主要喷中下部叶片的叶背面,亩次用药液不少于50公斤,喷匀喷透。两次用药间隔期内遇雨,雨后及时补喷,天气干燥时,可将用药间隔期延长到10-15天。

    疫病

    用1%福尔马林浸种30分钟,捞出后冲净种子表面的药液。发病初期用40%的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或25%的甲霜灵500倍或72%克抗灵1500倍等药剂喷洒植株及地表,亩喷药液50公斤以上,隔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八、天鹰椒主要虫害防治

    蚜虫、棉铃虫、玉米螟是天鹰椒的常见害虫,抓住最佳时机进行防治,将害虫杀死在二龄以前。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或Bt制剂等农药,复配或单剂喷洒,可用黑光灯、昆虫激素诱芯诱杀成虫,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责任科室:环保站)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

     

    1、适期晚播,确保播种质量:我区棉花适播期一般在4月18日至23日。

    2、及时间定苗,遇雨中耕:早间苗、定苗,根据不同地力、不同品种合理密植,常规棉一般每亩3600-3800株,杂交棉每亩2500株左右;苗期要早中耕,勤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减轻苗病。

    3、稳施蕾肥,轻浇蕾水,勤整枝打杈,多中耕锄划,提高地温。

    4、适时打顶,去群尖:一般棉田应在7月20日左右打顶,掌握“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去群尖自下而上分期进行。

    5、花铃期及时中耕培土,遇旱浇水,叶面喷肥,防止早衰。

    6、后期适时催熟,及时采收:在适宜时期,亩用40%乙烯利150克,兑水50-100倍喷雾,6小时内遇雨重喷。

    7、棉花实行全程化控:每亩棉田缩节胺(98%)使用情况如下:蕾期0.5克,初花期1克,盛花期2-3克,花铃期3-4克。

    8、病虫害统防统治:棉花病虫害主要是指苗期病害、棉蚜、棉盲蝽、棉蓟马、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病害要及时预防,虫害要有效防治。(责任科室:生产办)

     

    高效新型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

    一、食用菌

    以“食用菌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为核心,推行食用菌高效示范园区现代产业运行管理模式,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一)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

    参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基地建设规范》,以东高庄、东王食用菌产业体系示范基地及食用菌现代化化产业园区为辐射带动窗口,带动全区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二)推广工厂化食用菌菌袋生产技术

    从场地布局、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技术开发四方面入手,围绕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五个环节,推广食用菌工厂化菌袋集约化生产技术。工厂化菌袋制作技术模式可日产菌袋5~8万个,成功率达98.5%以上。

    机械化拌料、装袋。

    仓储式生物质蒸汽锅炉灭菌。

    3.快速冷却净化接种技术。

    4.控温养菌。

    (三)推广病虫害综合安全防控技术体系

    1、病虫害合理预防技术

    ①合理选择栽培季节与场地。

    ②合理选用配方。

    ③多品种轮作。

    ④选用优质抗病菌种。

    ⑤草腐类基质堆制发酵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2、病虫害安全综合防治关键技术

    ①“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技术。

    ②“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Bt+安全性药剂”技术。

        二、中药材

    (一)开展产地环评,确保产地条件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通过开展产地环境评价,在符合中药材无公害生产的基地发展中药材,避免在重金属、农残等有害物质超标的土壤上种植,避免种植的中药材重金属污染。

    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参考30种大宗中药材《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技术。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严禁高度高残留和禁用农药的使用。

    (四)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

    (五)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建立生产档案,对生产过程、产品采收、加工、检测、质量标准、包装、仓储、销售等进行登记、入档,有条件的地方对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和标识,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查询,逐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三、油葵  

    1、 备种:亩用种量0.4—0.5公斤。严禁使用杂交后代种子。     

    2、 施肥:耕前亩施二胺5—8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8公斤,增施农家肥。     

    3、 播种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则,春播适宜时间为3月上旬,夏播7月上中旬。密度每亩3500—4000株,采用等行距,行距66厘米,株距26厘米左右,播深视土壤墒情深度以3~5厘米为宜。     

    4、间苗与定苗。当油葵第一对真叶展开时间苗,第二对真叶展开时定苗。     

    5、中耕除草培土。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 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在现蕾前进行,并结合培土,培土高度为10厘米以上。     

    6、肥水管理。春播油葵在施足基肥的,不追肥。没施基肥的,可在7~8对真叶时,亩施尿素8公斤加氯化钾15公斤。夏播油葵在苗期每亩可追施尿素5-7公斤,现蕾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公斤。花期和灌浆期可从叶面喷洒0.2%尿素溶液或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油葵生长前期地表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在现蕾至灌浆期,如遇到旱情,应及时浇水。     

    7、病虫害防治。油葵害虫主要是钻心虫、棉铃虫。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2)化学防治,用2.5%功夫菊酯、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花期内不能喷药。 主要病害是菌核病和锈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轮作。(3)及时摘除病叶销毁。(4)1000倍的多菌灵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8、适时收获:盛花后20天花盘背变黄,苞叶变褐,茎杆黄老时收获,收后及时凉晒,切忌堆在一起。花盘收获后可直接将籽敲下凉干。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